苏超的拼搏,天宁的答案!
8月16日
在苏超第九轮比赛中
常州队以1:0战胜镇江队
一粒进球
燃动整座城市
98天以来
球队的挥汗苦练、全民的信任支持
在足球破门的刹那终得回响
田埂不会拒绝晚熟的稻
绿茵场也不会拒绝坚持的人
继续战斗的呼声
不仅鼓舞着球员和球迷
更跨越赛场,成为常州的精神底色
比赛同日,天宁召开“学习先进强担当、埋头苦干挑大梁”发展大会,直击痛点难点,聚焦具体路径,号召全区上下对标找差、拼尽全力、埋头苦干,用更好更快的发展迎头赶上,确保交出“十四五”收官过硬答卷。
会议传递出的信号清晰而有力——埋头苦干、务实奋进。天宁,涌动着“坐不住、等不起、慢不得”的紧迫感,升腾着“定了就干、干就干成” 的坚定决心。
作为常州的中心城区,天宁以“品质”“品位”“品牌”为经纬,在城乡融合的壮阔画卷上挥毫泼墨。这里,传统产业与未来科技共振,市井烟火与山水诗意共生,民生温度与城市气度交融——一场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,正升华为中国式现代化的“天宁表达”。
破立协同并进
淬炼天宁品质
发展大会上,区委书记张凯奇深刻剖析:“对照发展所需、企业所求、群众所盼,我们的精神面貌、工作作风、拼搏干劲还有许多需要改善提升的地方。”这份清醒的自省,正是“品质天宁”再出发的起点。
青松西路上,智芯高比能长循环储能电池核心材料项目的厂房和研发楼沉稳伫立、布局规整,正在等待竣工验收。
这周围的260亩土地,曾挤满20余家“危污散乱”小企业,产出效率低且安全隐患多。破旧立新,壮士断腕。天宁以“腾笼换鸟”的魄力,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。如今,这里塔吊林立,5个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,未来将贡献40亿元开票销售、2.5亿元税收。
从“散乱污”到智能制造集群,这不仅是发展空间的再造,更是天宁以创新为刃破除路径依赖、重塑产业品质的实际行动。
今年,天宁掀起了一场项目攻坚的热潮,上半年签约项目52个,涉及总投资超60亿元。新能源产业规模同比增长48.7%,国领智能、松延动力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纷纷落户扎根,与天宁共同完成了“产业品质”的跃升。这背后,是“一企一人”挂钩服务的精准滴灌,是“首违不罚”“无感监管”的包容生态,更是“做得比说得更好、服务比需求更早”的营商环境。
惟创新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创新者胜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,是天宁锻造“品质”的核心密码。
向新而行,卡位前沿。依托省级经开区与高新区双引擎,天宁抢抓“一南一北”整车配套机遇,向车规芯片、储能电池等新增长点发起冲锋,预计全年新能源产业规模250亿元。在合成生物、具身智能、低空经济等未来赛道,孕育先发优势。深化科产融合赋能,以“智改数转网联”行动为牵引,为传统产业注入数字基因。育林成势,构建“初创-科小-高企-独角兽-上市”梯队。
产业进阶的历程诠释“天宁品质”的提升。在破立协同并肩中,天宁正锻造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硬核脊梁。8月16日,新华社发布《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5》,天宁区在2025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排名第34位,连续五年进位。
融合山水城韵
涵养天宁品位
不久前,主持人撒贝宁、演员李小冉、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组成“山水小分队”,来到焦溪翠冠梨现代产业园,与梨农们一起摘梨子、庆丰收。甜脆多汁的翠冠梨让小撒忍不住摘了就吃,更是和村民们比起了称重、削皮、测甜度等“绝活”。
此刻的翠冠梨现代产业园,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的果篮,更成了山水与人文共舞的舞台,展现出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的田园景象。
城乡融合,不是简单的二元叠加,而是美美与共的文明进阶。天宁以“距都市不远、离田园很近”为定位,在“融”中找到新机遇,在“合”中发现新动力,让城市繁华与田园诗意交相辉映。
开业仅一年多的常州万象城,以首店、首牌、首秀、首展引爆市场,20亿元销售额、2000万人次客流量,交出亮眼“周年答卷”。“苏超”出圈、“跑男”录制、央视进村、村BA开赛……天宁敏锐捕捉流量密码,“一张票玩转一座城”“跟着马拉松游天宁”等活动应运而生,文体娱营收增长31.7%,领跑全市,进一步擦亮了“品位天宁”的金字招牌。
以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,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在“政策+活动”双轮驱动之下,“品位天宁”还在不断解锁新章节,将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要素紧密串联,最大化释放消费潜力。
迭代升级商品消费,接续开展好各类消费促进活动,力促商圈升级与业态上新。扩容提质服务消费,集聚软件信息、文创设计、金融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。繁荣发展文旅消费,加快推进寺墩考古工作站、焦溪古镇、东方侏罗纪等重点项目,激活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城乡之美相互成就“天宁品味”。天宁用实践证明,城乡融合不是消除差异,而是让城市与乡村在功能互补、价值共享中,达成城市韵律与田园诗意的共鸣。
点亮万家灯火
铸造天宁品牌
盛夏里的一碗解暑汤,冬日里的一口热饭热菜,是幸福感最简单直接的来源。
在龙城灶中央厨房与集配中心,净菜处理区、菜品炒制区、面点制作区、仓储区等功能分区整洁有序,即将投入运营,预计日均可供应60余种健康丰富的菜品和上万份餐食,保障5家600-800平方米助老食堂门店的运营。
近年来,天宁在为老服务方面成果显著,其中助餐服务更是走在全市前列,已建成中心厨房3个、社区食堂11个、社区助餐点86个,服务人次居全市之首。
群众“关键小事”就是“头等大事”。天宁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首位,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80%左右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人民”。
北环新村大板房的旧址上,一座总面积达14000平方米、拥有383个停车位的现代化停车场,让闲置地块重获新生。一旁的“红动力”服务舱引入了社会力量参与运营,配齐了从岗前培训到热餐供应,从临时休憩到简易检修等10余项贴心服务,部分营收将公益反哺至北环社区。天宁让民生工程有了“自我造血”的生命力,这一“微利循环”模式获得《人民日报》赞誉。
天宁拓展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与零工市场,为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精准护航,确保“应保尽保、应助尽助”。深化集团化办学3.0版,提速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,让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近在咫尺。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托育,匠心办好社区食堂,守护“老有颐养,幼有善育”的温情画卷。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,持续擦亮寺墩、季札、东坡文化品牌,打造更多“火出圈”的IP、“有看头”的活动,群众的幸福笑容,正成为天宁最美的城市表情。
细微处的用心,铸就了有温度、有质感的“天宁品牌”。天宁用制度创新激活社会力量,让政府“有形之手”、市场“无形之手”、民众“勤劳之手”紧紧相握,书写“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时代答卷。
当常州队在苏超第九轮的比赛吹响终场哨
当比分最终定格在1:0
有网友留言
“我觉得常州就像我,
一直努力一直不尽如人意,
终有一天有点回报就喜极而泣,
然后继续努力继续坚持”
征途漫漫
惟有奋斗
苏超赛场的拼搏呐喊犹在耳畔
发展大会的奋进鼓点仍在回响
天宁,正以“城区当有大作为”的昂扬姿态挺立潮头,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坚韧执着久久为功,奋力铺展“三品天宁”的壮美蓝图,以一域之光,汇入常州奔腾向前的浩荡长河,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!
发表评论